执行力差的原因:有兜底

很多人执行力差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贪、懒、怕。

为什么会贪懒怕?因为没挨过揍,没饿过肚子,没受尽敬辱,那自然就受不了那一点点执行力的苦。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兜底,有上班稳定的工资兜底、有存款兜底、有家人兜底、有健康兜底等等,所以很多人党得暂时不去做也没有关系,因为没到迫不得已那一步,还是可以再拖一拖。

那这个过程就很容易形成内耗,脑子一边想着这个事情很重要,想去做,但是身体行为一次次输给了欲望:刷手机、打游戏、看剧。

内耗的本质就是才华配不上野心,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娱乐一边焦虑,但脑子里面始终放不下那件重要的事,比如提升自己、学技能、搞副业等。只要不行动,就会陷入焦虑的恶性循环。

古人经常说"未雨绸缪",很多人也知道,但当下就是有兜底,所以就是不行动。

为什么有一些在绝境和低谷期的人,能彻底改变自己,因为执行力差在这个时候,很自然就会变强,执行力不强就活不下去。

不破不立,当你身后空无一人,你就会知道面前留给你的路,只有不断行动这一条。

那很多人就会说了,我总不能主动让自己陷入绝境的地步吧?

我们当然不主动追求绝境,苦难是不值得歌颂的,但过度放纵贪、懒、怕,就会让我们接近绝境。还有一些情况是被动走入绝境,比如自然灾害、突发疾病、经济危机等。那我们在有兜底的情况下,想提高执行力,有什么办法呢?

接下来我提供三个我实践过的有效方法,分享给你,仅供参考。

1. 避开诱惑环境

自控力差的原因就是在充满诱惑的环境里面做事,比如你想学习,但是手机就放在桌子上,各种短视频软件放在手机最显眼的位置,只要你拿起手机那大概了就会点进去这些软件,然后一刷就是半个小时起步。

所以手机是最大的诱惑源!避开这个诱惑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手机放在你不能轻易拿到的地方,比如要学习就把手机锁在柜子里;想不过多摄入碎片化信息,那就直接把那些娱乐软件删除,等你做完那件重要事情后,想娱乐一会,你再装回来。

别小看这些简单的动作,当你把手机这个诱惑源给戒掉后,你就会自然去做那件重要的事情。

如果环境里面还有很多消极的人,也避开,你多多少少会受到他们影响;如果在家太容易让你感到安逸,充满让你躺平的诱惑,那就出门,去咖啡厅、图书馆干那件重要的事。

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你处在一个充满诱惑的环境,那大概率就会拖延,环境的选择权在于你,看你愿不愿意走出去。

记住一句话:你更可能重复容易接触到的行动,而非需要费力获取的行动。

2. 无视情绪

不行动,很多时候是情绪在作祟:怕出错、怕出丑、怕做不好;懒、心气不足、烦躁、焦虑。

真正的高手是无视情绪,直接开干,我知道这很难,但是你得去试一下。

《金刚经》里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懒怒来了,知道是愤怒,但不被愤怒控制;快乐来了,知道是快乐,但不贪恋快乐;恐惧来了,知道是恐惧,但不被恐惧控制。

练习无视情绪的秘诀就是:知道情绪来了,但是你能站在一个"审判者"的角度,去看待情绪这件事,然后专注做好当下那一件事——这就是修行。

不要说明天就开干,你现在就开干,因为你明天大概率不会干。跳过任何情绪,直接开启行动这一步。

练,一定要多练,情绪来了,那就审判它、观望它,然后从这件事最简单部分开干。

相信我,你这样做了,惰性会让你继续做下去。

3. 寻求反馈

如果你能做得前面两点,那就不要盲干,寻找反馈是很有必要的。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你做的事情,分享在社交平台,让大众去检验你的内容、你的作品、你的成果。比如大众给你的反馈是赞美,那你就更有动力去做;如果大众给你的是批评,那你就有优化的方向。

当然了,仅仅看赞美和批评还不够,还得看数据,就拿做自媒体举例:收集具体数据(如阅读量、点赞率、评论关键词),分析受众真实反应。

还可以参加一些打卡社群,利用同伴压力转化为动力。

你甚至可以自己给自己正反馈:每次完成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就奖励自己一顿美食,这种完成任务后立即给予感官愉悦的操作,可以令你建立起神经关联,让你更愉悦地坚持下去。

别一个人闷头努力,学会让反馈指引你成长:把成果晒出来,听听别人的真实评价;钉着数据变化,看清自己是在进步还是原地打转;找到同路人,互相督促着往前走;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小奖励。

外界的眼晴和你自己的成就感,会帮你走得更稳更远。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想要改变自己,但是执行力跟不上的伙伴看的。

我分享的三个方法,要去做,哪怕只做到一个,都会让执行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执行力,那些意想不到的成果,往往都是爆发在执行力层面。

最后,分享两句话给你:

命运会让你经历相同的事情,直到你给出新的回应。

未完成的课题会重复出现,直到你选择不再绕路那一刻。


参考文献:

  • 《掌控习惯》——詹姆斯·克利尔
  • 《金刚经》——由佛陀释迦牟尼弟子结集而成,无明确单一作者